暑假期间,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教育及文化传承的号召,切实解决社区群众暑期儿童无人看管的难题,药学技术系志愿服务队再度携手美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精心开设了“益趣学”暑期七彩课堂。这一充满爱心与智慧的举措,不仅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个安全、有趣的暑期学习环境,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专业赋能,趣味活动开启中医药之门
药学技术系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中医药知识,为社区儿童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活动,如“神农尝百草”“药材大发现”“和药材做朋友”“小小药师”等。这些活动犹如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医药神秘世界的大门,让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萌芽。

《神农尝百草》:动画与传说,激发探索热情
在《神农尝百草》活动中,志愿者们巧妙运用动画短片这一生动形式,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从精彩的故事中认识中医药。色彩鲜明、情节跌宕的动画画面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神话世界,与神农一同踏上尝百草的奇妙之旅。“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藏着很多治病救人的秘密哦!”志愿者们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浅显易懂。现场展示的李时珍《本草纲目》儿童绘本,更是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藏”。一个个关于药材的趣味传说,如神农尝百草时历经的艰难险阻、各种药材的神奇功效等,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他们纷纷举起小手,好奇地提问:“蒲公英真的能当药吗?”“枸杞为什么是红色的呀?”现场互动声此起彼伏,一颗颗好奇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种下。

“药材大发现”:感官探索,结识药材“新朋友”1
走进“药材大发现”活动现场,数十种常见中药材整齐地摆放在长桌上,枸杞的鲜红、陈皮的深褐、薄荷的翠绿……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色彩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的中药材博物馆。孩子们戴上一次性手套,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通过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开启了一场探索中药材奥秘的奇妙之旅。他们轻轻捏一捏饱满的山楂干,感受其干燥而略带弹性的质地;凑近闻一闻清凉的薄荷,那独特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小心翼翼地尝一尝微甜的枸杞,品味大自然赋予的甜蜜。

“药材大发现”:感官探索,结识药材“新朋友”2
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小朋友,此时也变得格外专注和小心翼翼。“这个像小伞的东西是菊花,泡在水里能让眼睛更明亮哦!”志愿者一边生动地演示,一边耐心地讲解。孩子们则认真地拿起笔,把知识点一一记在活动手册上。原本陌生的药材,在孩子们的眼中渐渐变成了熟悉的“新朋友”。

“小小药师”:亲手制作,收获成就与温暖
“小小药师”活动无疑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在这里,他们化身为小小药剂师,亲手制作中药茶饮和驱蚊香囊。志愿者们提前精心准备了山楂片、陈皮、枸杞子等茶饮药材和艾草、丁香、薄荷等驱蚊药材。在制作消暑中药茶饮时,孩子们仔细观察不同中药材在茶汤中颜色变化的奇妙过程,聆听志愿者讲解各种中药材的功效,用感官去探秘大自然的馈赠。而在制作驱蚊香囊时,志愿者们示范如何按比例搭配填充药材,孩子们则专注地用彩色绳结装饰香囊,有的还在卡片上写下“送给妈妈”的暖心话语,将满满的爱意融入其中。当一个个充满药香的手工成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时,他们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成就感。那一刻,中医药文化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出了温暖与爱。

传承不止,科普活动持续绽放光彩
药学技术系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志愿者们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药材的独特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展望未来,药学技术系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初心,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在趣味实践中了解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智慧,让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