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与课程建设 >> 培养方案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2020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发表时间:2020-09-07   浏览次数: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6205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应届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5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62)

康复治疗类(6205)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康复技师

(2-05-07-13)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健康管理

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部等四部门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内,与专业相关的试点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向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康复技师职业群,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意识。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4)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综合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5)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6)熟悉康复治疗相关的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健康教育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辅导、参与科研的能力和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

(4)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功能训练计划。

(5)能规范的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6)能正确选择和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7)能运用推拿、艾灸、火罐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8)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官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9)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言语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10)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框架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公共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模块和文化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模块等。

(一)主要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目标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

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阐释职业生涯发展环境、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了解个体生理与心理特点差异,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职业群及演变趋势;立足专业,谋划发展;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

哲学与人生

(36)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32)

感悟道德力量;践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遵循法律规范。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本课程包括知识模块和实践模块。

知识模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理想信念内涵与作用,确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及其规范,在实践中养成优良道德品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实践模块:通过课堂讨论、经典回放、文献报告等课堂实践,校外参观学习、假期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效衔接。

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系统阐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

旨在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又体现这些理论成果的理论逻辑;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又体现各个理论成果的重点和难点,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

语文

(268)

本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必修)、职业模块(限定选修)、拓展模块(选修)。

基础模块: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实用性阅读与口语交流,古代诗文选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职业模块:劳模、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科普作品选读。

拓展模块: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古代科技著述选读,中外文学作品研读。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加强语文积累,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思考和领悟意识,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

8

数学

(234)

本课程分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发展(应用)模块。

必修模块:集合、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复数、线性规划初步、平面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等。

选修模块:逻辑代数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上述四个部分内容中选择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

发展(应用)模块: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等内容,或专业数学(如线性代数)。

提高作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概念、结论等的产生背景及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9

英语

(200)

本课程分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以主题为主线,涵盖语篇类型、语言与技能知识、文化情感知识。

在自我与他人、生活与学习、社会交往、社会服务、历史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自然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个主题中,涵盖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等文体,并涉及口头、书面语体。

语言与技能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

文化情感知识包括中外文化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中外传统节日和民俗的异同、中外文明礼仪的差异、相关国家人文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选修模块:依据与职业领域相关的通用职场能力设立求职应聘、职场礼仪、职场服务、设备操作、技术应用、职场安全、危机应对、职场规划等主题。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职场沟通方面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情感沟通;在逻辑论证方面体现出思辨思维;能够自主、有效规划个人学习,通过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0

信息技术(98)

本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必修)和拓展模块(选修)。

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

拓展模块:维护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组建小型网络、应用办公云、制作实用图册、绘制三维数字模型、编制数据报表、创作数字媒体作品、体验VR/AR应用、开设个人网店、设计应用程序、保护信息安全(不同类别的专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2—3个专题进行教学)。

了解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程序设计、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防护和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知识;理解信息社会特征;遵循信息社会规范;掌握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应用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职业岗位情境中具体业务问题的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主要专业(群)平台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目标要求

1

系统解剖学(150)

1.绪论;

2.基本组织;

3.运动系统;

4.消化系统;

5.呼吸系统;

6.泌尿系统;

7.生殖系统;

8.脉管系统;

9.内分泌系统;

10.神经系统;

11.感觉器官

认识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组成,能在体表准确定位人体的重要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能辨认全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结构,能说出神经系统对人体支配功能定位

2

体表解剖触诊技术

(90)

1.绪论;

2.头部;

3.颈部;

4.胸部;

5.腹部;

6.盆部;

7.脊柱区;

8.上肢;

9.下肢

认识人体各部位分区标准、结构,能在体表准确定位各部位重要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及临床意义;能学会各部位重要标志触诊方法

3

生理学

(54)

1.绪论;

2.细胞基本功能;

3.血液及循环功能;

4.呼吸功能;

5.消化与吸收功能;

6.泌尿功能;

7.感觉器官功能;

8.调节功能;

熟悉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电位形成,能描述每个系统功能、调节方式及影响因素,熟悉能量代谢与体温;能理解血液及循环功能

4

生物化学(36)

1.生物化学的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

2.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3.酶的性质与功能;

4.维生素及辅酶的基本性质与作用;

5.糖代谢;

6.生物氧化;

7.脂类代谢;

8.蛋白质代谢;

9.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掌握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功能,能分析人体基本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维生素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能分析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代谢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掌握生物氧化、代谢调节的概念,能分析ATP的生成、储存与利用;能初步运用生化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临床医学中的一些基本现象;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操作

5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54)

1.绪论内容;

2.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概念;

3.消毒与灭菌

4.病原性细菌

5.常见病毒、真菌及其他微生物

6.人体寄生虫

7.免疫学概论

8.免疫学应用

9.超敏反应

说出常见病原生物的种类、主要生物学性状、传播途径和特异性防治原则;了解常见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的致病机制;理解免疫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免疫在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能初步识别常见病原生物的形态特征,熟悉部分常用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掌握微生物实验中的无菌操作基本要求,建立无菌观念;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6

病因病理学(80)

1.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炎症;

4.肿瘤;

5.水、电解质紊乱;

6.酸碱平衡紊乱;

7.缺氧;

8.发热;

9.休克;

10.心力衰竭;

11.呼吸衰竭;

了解病理学基础的任务,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掌握人体病理基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病理变化,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患者预后;能正确进行一些病理基本实践及技能操作

7

人体发育学

(36)

1.概论;

2.发育理论;

3.正常发育规律;

4.发育评定;

5.胎儿期发育;

6.婴幼儿期发育;

7.精细运动发育;

8.婴幼儿期言语发育;

9.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

10.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

11.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发育;

12.青春期发育;

13.青年期和成年期

了解生命全周期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结合临床实际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掌握人体发育规律,包括认知、语言、情感、粗大运动、精细运动的发育等,深刻理解发育异常及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技术

8

运动学基础(90)

1.运动学绪论;

2.运动力学基础;

3.平衡与稳定;

4.骨、关节生物力学;

5.运动与心血管、呼吸功能;

6.运动能量代谢;

7.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收缩机制、运动形式、力学特征等;

8.骨骼肌的运动控制;

能够熟练掌握正常人体运动学,熟悉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分析简单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其原因;能运用所学知识说出运动对心血管、呼吸功能的影响;熟悉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与转化;能够理解制动



9.关节运动;

10.运动分析;

11.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12.运动训练基础及运动处方的制定;

13.运动代偿

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具备分析常见运动障碍、代偿及其原因的运动分析能力

9

中医基础(96)

1.中医学概述;

2.阴阳、五行学说;

3.藏象学说;

4.精、气、血、津液

5.经络学说;

6.病因病机学说;

7.中医诊法与分类;

8.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9.防治原则与养生辨证:

能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经络学说对生理、病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能运用四诊、辨证的知识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和疾病类型、性质等特点进行辨证与辨病;具有运用中医学的“治未病”防治原则进行养生宣教和指导的能力,能够根据辨证结果提出基本防治原则的能力

10

临床疾病概要(160)

1.人体各系统疾病;

2.外科无菌技术与换药;

3.外科休克;

4.外科感染;

5.损伤;

6.肿瘤;

7.外科疼痛;’

8.颅内压增高症;

9.颅脑损伤;

10.胸部损伤;

11.外科急腹症;

12.骨科检查法;

13.骨折;

14.关节脱位;

15.手外伤;

16.周围神经损伤

17.非化脓性骨关节炎

18.运动系统畸形

19.颈肩腰腿痛

会进行人体各系统疾病预防与检查,能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伤口换药、绷带包扎等,休克病人的监测和急救,破伤风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烧伤病人的伤情判断、补液原则,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疼痛的判断、治疗方法,颅内压增高症病人初步诊断、治疗方法,颅脑损伤病人初步诊断、治疗方法,胸部损伤病人的初步处理,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骨科检查的方法,骨折的治疗、初步急救,关节脱位的治疗、初步急救,手外伤病人进行初步的检查,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病情判断、进行诊断和初步治疗,非化脓性骨关节炎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及治疗,运动系统畸形的病人进行诊断及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治疗

11

影像学基础

(48)

1.X线成像基础知识;

2.常见疾病X学特征;

3.CT成像基础知识;

4.常见疾病CT特征;

5.MRI成像基础知识;

6.常见疾病MRI特征;

7.超声成像基础知识;

8.常见疾病超声特征

掌握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掌握骨骼和肌肉系统、胸部、腹部及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的正常及基本病

变X线、CT表现,掌握几种常见疾病的X线、CT和超声的影像诊断。熟悉X线、超声、CT和MR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与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最新发展动态。

11

诊断学基础

(96)

1.绪论;

2.常见症状;

3.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4.一般状态检查;

5.头部检查;

6.颈部检查;

7.胸廓、肺部检查;

8.心脏检查;

9.腹部检查;

10.脊柱四肢检查;

11.神经系统检查;

12.心电图检查

13.实验室检查

⒈能独立进行系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⒉能使用规范的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

⒊熟悉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⒋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 

⒌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三)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目标要求

1

康复评定技术(128)

1.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2.发育性反射评定技术;

3.关节活动度评定技术;

4.肌力评定

5.肌张力评定技术;

6.平衡与协调评定

7.步态分析评定技术;

8.感觉评定技术;

9.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

10.心肺功能评定技术;

11.环境评定技术;

1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技术;

13.康复常见疾病的评估技术;

14.康复常见并发症的评估

能对运动系统损伤的患者进行ROM、MMT等的测定形成障碍学诊断,到达熟练、准确的程度;能对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进行ADL、FIM、 上田敏法、步态分析等的测量,到达娴熟的程度;通过掌握的康复功能评定技术,会对康复常见的疾病进行评估;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学会制定康复评定计划。

2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96)

1.电疗法(直流电、低频、中频、高频);

2.光疗法(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

3.超声波疗法;

4.磁疗法;

5.温热疗法;

6.冷疗法;

7.压力疗法;

8.生物反馈疗法;

9.冲击波疗法等

能理解常见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能在临床上操作常见理疗仪器,熟记各类物理因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能够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恰当的物理因子疗法。

3

运动治疗技术(176)

1.各类临床常用运动治疗技术的适用范围、应用原则、适应证与禁忌证;

2.各类临床常用运动治疗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技能:包括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训练、牵引技术、增强肌力的训练、增强肌耐力的训练、平衡与协调的训练、转移训练、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

3.相关临床疾病的运动治疗技术:包括呼吸训练、有氧训练、放松训练、医疗体操;

4.临床常见疾病康复中如何应用循证思维选择运动治疗技术

能熟练应用各类临床常用运动治疗技术和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如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牵伸训练、牵引技术、增强肌力的训练、增强肌耐力的训练、平衡与协调的训练、转移训练、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等;能针对不同疾病或康复目标选择最佳运动治疗技术并符合临床治疗的循证依据

4

作业治疗技术(80)

1.作业的基本概念;作业治疗基本概念;

2.作业活动分析;

3.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4.体位及转移技术;

5.治疗性作业活动;

6.认知及知觉能力训练;

7.压力治疗;

8.助行器及矫形器技术;

9.职业能力训练;

10.社区常见作业治疗技术;

11.常见病作业治疗技术等

能理解常见作业模式,并能进行作业活动分析;能对临床患者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训

练、体位转移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等常用作业治疗技术和方法;能够理解矫形器和助行器的作用原理,并能指导患者使用;能够针对不同疾病患者针对性制定作业治疗计划,进行作业治疗评估,以及开展作业治疗活动。

5

言语治疗技术(48)

1.言语与语言的基本概念;言语治疗基本概念;

2.构音障碍;

3.失语症;

4.听力障碍导致的言语障碍;

5.语言发育迟缓;

6.口吃;

7.吞咽障碍

能理解口面部器官的解剖特点;能理解发声发音的原理;能进行构音障碍、失语症、吞咽障碍等常见言语障碍的评估;能够针对临床常见言语障碍患者开展言语治疗,能处理言语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6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128)

1.腧穴基本知识;

2.针刺疗法;

3.艾灸疗法

4.推拿疗法

5.火罐疗法;

6.刮痧疗法;

7.传统功法;

8.其他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9.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

学会取穴方法能够进行常用腧穴的定位和点穴;.能够运用各种推拿手法进行常见疾病的手法治疗; 能够熟练运用火罐、刮痧等传统康复疗法进行操作

7

临床康复治疗学(128)

1.常见疾病的康复: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根炎、老年痴呆、帕金森病、截肢后、骨折后、运动损伤、手外伤、骨关节病、关节置换手术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肥胖症、烧伤后、癌症等疾病的康复;

2.具体内容包括:各类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各类疾病康复评估、目标与治疗原则;各类疾病继发功能障碍与康复的处理等

能够对各类疾病进行康复专科评估,结合患者康复期望共同确定康复目标(包括近期和远期目标);能根据康复目标分析主要康复问题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具备病例分析、再评估及调整治疗方案的能力

8

康复工程技术(68)

1.截肢;

2.制作假肢与矫形器的主要材料;

3.制作假肢与矫形器的工具设备;

4.上肢假肢;

5.下肢假肢;

6.下肢矫形器;

7.下肢矫形器的制作;

8.上肢矫形器;

9.上肢矫形器的制作;

10.脊柱矫形器;

11.脊柱矫形器的制作;

12.轮椅、坐姿保持器、步行辅助器;

13.矫形器及其他技术辅助用具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能够运用假肢矫形器工作原理指导患者进行常用假肢矫形器的使用训练;能够根据假肢矫形器处方进行常用假肢矫形器的装配,并能够运用假肢矫形器各种制作材料特性和制作原则利用低温板材进行简单的手、前臂、小腿支具等各类矫形器的制作;能够了解轮椅助行器的特点与分类根据患者功能情况进行轮椅与助行器的选择和保养,并训练患者使用轮椅和助行器。

(四)主要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目标要求

1

教学实践见习(8周/224学时)

康复评定技术、常见疾病临床、传统康复技能、运动治疗技术等操作技能训练。

能按照临床康复操作流程、手法对常见疾病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简单康复

(五)任意选修课的开设

任意选修课由教务处会同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本专业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来开发和设置。学生可以根据教务统一安排,从以下课程列表内选择学习。

序号

人文素养类任意选修课课程名称

序号

专业技能类任意选修课课程名称

1

影视鉴赏

1

康复医学导论



2

营养与膳食



3

影视鉴赏



4

心肺康复



5

社区康复



6

康复心理学



7

产后康复



8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9

儿童康复



10

老年健康与康复



11

康复综合实训



12

医学文献检索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一)教学时间表(按周分配)

学期

学期

周数

理论教学

实 践 教 学

入学教育与军训

劳动/机

授课

周数

考试周数

技能训练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见习

顶岗实习

内容

周数

内容

周数

内容

周数

周数

20

16

1







2

1

20

18

1








1

20

18

1








1

20

16

1





康复评定教学实习

2


1

20

16

1





常见病教学实习

2


1

20

16

1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实习

2


1

20

16

1





PT、OT、ST教学实习

2


1

20

17

1

岗前综合训练

1






1

20

18

0





进岗实习

18


1

20

16

0



毕业

设计

2

进岗实习

16


2

合计

200

167

8


1


2


42

2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录)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原则上不低于1:2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具有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开展临床康复等方面的产学研工作;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水平高、教学管理强,在本区域或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较好地把握康复行业和本专业发展态势,了解医院、康复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带领教学团队制定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开展康复治疗新方法、新技能、新进展,以及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三教”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有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相关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本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习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序号

主要实训室

主要功能

主要仪器设备及配置建议

号1

解剖学实训室

用于认识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组成、人体的重要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全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结构、人体基本组织与人体胚胎的解剖结构。用于解剖学、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人体全身模型、人体全身骨骼模型、人体全身肌肉模型、神经系统模型、脊柱模型与解剖图谱、各类关节模型与解剖图谱、3D解剖软件、婴儿模型

数量:各类全身模型1套;各个系统模型1套/4人组;图谱、教学软件1套

2

2

康复功能评定室

用于进行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平衡功能的评定、步态分析、心肺功能的评定、耐力的评定、ADL的评定、认知功能的评定;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人体形态学测量、ROM的测量、徒手肌力检查、反射检查、肌张力的评定等。用于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握力计、捏力计、背拉力计、测高仪、测重仪、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身高体重仪、皮脂厚度仪、血压计、听诊器、肺量计软尺、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平衡功能评定训练系统、运动心电测试系统、认知评定训练系统、手功能作业评定箱

数量: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1台(套)、运动心电测试系统1台;其余仪器1台(套)/8人组

33

运动治疗室

用于进行维持和改善ROM的训练、关节松动技术、增强肌力和肌耐力的训练、恢复平衡能力训练、协调性功能训练,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心脏功能训练、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脊柱牵引疗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PNF疗法、Rood疗法、Vojta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用于运动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肋木、矫正镜、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前臂与腕关节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椅、髋关节训练器、站立架、系列哑铃、平行杠、肩梯、系列沙袋、轮椅、电动直立床、多体位治疗床、下肢功率自行车、上肢及下肢持续关节被动活动仪、PT治疗床、PT治疗凳

数量:轮椅1辆/8人组;PT治疗床、PT治疗凳各1张/4人组;其余仪器1台(套)

44

物理因子治疗室

用于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压力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紫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蜡疗法等。用于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蜡疗仪、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超短波、磁疗、气压治疗仪、低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高频治疗仪

数量:各种仪器1台(套)

55

作业治疗室

用于进行作业分析、ADL 训练、模拟及实物训练、感知觉训练、职业能力分析、环境改造、辅助具制作与使用。用于作业治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常见疾病康复、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OT综合训练台、可调式沙磨板及附件、淋浴坐便器、体操棒与抛接球、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组合套凳

数量:各种仪器1台(套)

66

言语治疗室

用于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构音障碍的评定与治疗、失语症的评定与治疗等。用于言语治疗技术、康复

评定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言语训练卡片、吞咽言语诊治仪、失语症计算机评测治疗系统

数量:各种仪器1台(套)

77

传统康复治疗室

用于舌诊(望舌)、切诊(切脉)实训;认识药物;经络循行与腧穴点穴,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等传统治疗技术的实训教学和操作练习;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鉴定、传统康复治疗技能竞赛等。用于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推拿治疗床、治疗凳、大型人体穴位模型、耳穴模型、足部反射区模型、经络穴位图谱、牵引仪、火罐、刮痧板、灸盒、针具

数量:大型人体腧穴模型、牵引仪各1台(套);推拿治疗床1张/4人组;火罐、刮痧板1个(套)/2人组;小型人体腧穴模型个/2人组,针具若干/每人

78

儿童康复治疗室

用于发育分析和发育的评定、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儿童感统能力训练;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等。用于儿童康复概论、儿童脑性瘫痪等课程教学、常见儿童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木插板、巴氏球、跳袋、套圈、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数量:各种仪器1台(套)

99

康复工程实训室

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假肢的配置与使用、人体不同部位矫形器的配置与使用、简单的(手、前臂、小腿)低温板材支具的制作、轮椅和助行器使用等实训课程

数控恒温水箱、工作台、低温热塑板、脊柱过伸支具、脊柱固定支具、强固定腰围、色努矫形器、密尔沃基支架、静踝AFO、动踝AFO、PTB小腿假肢、大腿假肢等。用于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数量:数量:各种仪器1台(套)

3.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提供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等相关实习岗位,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涵盖当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流实务;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4.支持信息化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科研等需要的教材、图书资料以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执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材开发和教材选用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医学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康复类实验实训手册等;康复专业操作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和谐、统一。综合使用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PBL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角色扮演、发现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1.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康复评定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可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并以疾病评定方法、种类和康复治疗手段为任务,推行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使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2.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系统解剖学”、“临床疾病概要”等法规条款类课程应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3.“康复综合实训”等课程教学设计要注重融合“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等专业核心课程知识和技能,有效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对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视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不断完善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1.坚持学生中心

学习评价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坚持标准引领

将课程标准和行业企业等社会用人标准有机结合,把职业技能标准技能和相关知识要求纳入学习质量评价之中。

3.坚持多方评价

建立学院、学校、教师、学生、校企合作企业等多方、多视角学习评价机制。学院对本专业选择相应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质量、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监测。

4.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改革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加强专业教研活动,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视导和必要的质量监测。

九、毕业要求

学生学习期满,经考核、评价,符合下列要求的,予以毕业:

1.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操行考核合格;

2.完成学校实施性方案所制定的各教学环节活动,各门课程成绩考核合格;

3.取得学校实施性方案所规定的通用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对应的基本学分。

4.修满学校实施性方案所规定的学分。

十、其他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

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48号)。

4.《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苏联院〔2019〕12号)。

5.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安排建议(试行)的通知》(苏联院教〔2020〕7号)。

6.《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执行要求

1.规范实施“4.5+0.5”人才培养模式,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入学教育和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16—18学时计1学分(小数点后数字四舍五入)。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顶岗实习等,1周计30个学时、1个学分。学生取得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有关技术技能,可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3.本方案总学时为5322学时,总学分为31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1582学时,占总学时的29.7%;专业课3051学时(含顶岗实习、素质拓展课程),占总学时的57.3%;任意选修课573学时,占总学时的10.7%;其他类教育活动116学时,占总学时的2.2%。

4.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

5.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以书法、美术、音乐课程为主体开展美育教育,艺术教育必修内容安排不少于2个学分,选修内容安排不少于2个学分。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6.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并开设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同时,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开展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鼓励设立劳动周。

7.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范围和指导要求,配备指导老师,严格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三)开发团队

负责人:王凤丽

主要参与人员:汤冠荣、程涛、吕林珊、马帅、张福敏、李楠、王苗、于小恒

十一、附录

教学进程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