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与课程建设 >> 课程标准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202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病因病理学》课程标准

发表时间:2022-03-07   浏览次数: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病因病理学》课程标准

  1. 课程信息

总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考核类别

64

4

第4学期

考试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在系统解剖学、生理学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等知识和技能,具备能对简单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讨论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形成诚实守信、尊重患者、尊重生命和健康生活等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增强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关怀照顾意识和沟通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诊断学基础、康复评定技术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理念,遵循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设计思路,明确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掌握病因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病理变化,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患者预后,逐步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以及科学严谨、辩证求实的学习态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依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以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突出知因求果、得果思因、透过表象看到疾病本质的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继续教育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以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卫生部科教司,2003年9月制定)、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1.0版,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规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结合康复治疗师工作中涉及到的不同疾病康复技术、各种治疗仪器的操作等软硬件管理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和学习任务。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突出对学生爱岗敬业、辨证求实、团结协作等综合职业素养的训练,以人体疾病局部及全身症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为主线。

3.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以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形态功能变化为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工作过程以及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和疾病的转归。

2.掌握基本病理过程及常见疾病、重要器官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识。

3.初步了解基本病理知识与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1.能以辩证唯物论观点,初步分析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

2.能够正确使用有关的实验器具,进行部分病理学实验的操作。

3.能运用所学的病理学基本知识,对简单的病例进行初步的分析讨论。



(三)素质目标

1.通过对病理变化、病理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初步形成健康与疾病之间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疾病时机体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树立热爱生命、人类终将认识与战胜疾病的观念。

2.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养科学严谨、辩证求实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养成良好医德医风、尊重患者、关爱他人、正直诚实、病人利益至上、保护患者隐私、不断提升康复治疗技术、技能的职业素养。

五、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模块、项目)名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理实一体化学时

1

模块一:绪论及疾病概论

2



2

模块二:病理总论

16

8


3

模块三:病理生理总论

14



4

模块四:常见疾病病理

14

2


5

模块五:器官功能衰竭

8



合计

54

10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绪论及疾病概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叙述病因病理学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解释健康和疾病的概念,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2.能列举出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际应用。

3.能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说出疾病的经过与结局,解释脑死亡的概念,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提示】

1.通过与相关影视作品相联系,介绍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世界法医学鼻祖,其将病理学知识运用到法医鉴定中,强调病理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与临床疾病诊断相联系,如健康体检影像学检查发现不明肿物后,我们如何利用病理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探索健康、疾病的范畴及如何保持健康,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4.病理知识学习需要借助很多大体和切片标本,带领学生一起致敬这些“无语良师”,学会尊重生命,善待他人。

模块二:病理总论

教学单元(一):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适应、损伤及修复的概念。

2.能解释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变性、坏死、再生的概念,对比总结,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3.能简述常见变性的原因,描述其病变特点,概述其结局和影响。

4.能描述坏死的基本病变,能总结坏死的类型和结局,培养学生归能总结、融会贯通的能力。

5.能简述再生的类型以及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6.能描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并说出其功能。

7.能比较一、二期愈合的特点,简述如何促进一期愈合,培养爱伤意识。

8.结合临床说出影响再生与修复的各种因素,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

9.能说出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与康复保健的联系,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康复职业的认同感。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2.实验(实训)地点: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3423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的多种类型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自行学习并进行归纳分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动图模拟肥大、增生、萎缩等变化过程,通过直观的观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适应过程的改变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分辨能力。

3.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各类型病变的结局和影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感受病人的病痛,教育学生要有同理心,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实验课采取小组分工制,通过实验中的相互配合,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单元(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及辨别能力。

2.能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特点、后果,以肺淤血、肝淤血为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概述血栓形成的原因、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层层递进,培养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4.能说出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常见类型及病理变化。

5.能概述梗死的类型、病理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通过归纳不同器官血供方式对梗死类型的影响。

6.能归纳各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对机体的影响。

7.学会应用本章内容分析临床病例,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诱发因素,加以避免,强化“治未病”思想。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实验(实训)地点: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3423

【教学提示】

1.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自身浅表静脉的收缩舒张情况,归纳总结充血、淤血等的原因、特点及结局,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动脉性充血时局部功能增强的原理,引出康复治疗中热疗的治疗机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通过分析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猝死的案例,归纳总结血栓形成的原因、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爱伤观念。

4.通过实训课,直接观察淤血、出血、栓塞及梗死后组织器官的改变,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教学单元(三):炎症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炎症的概念,举例说明炎症的防御性本质。

2.能解释炎症介质、假膜性炎、绒毛心、脓肿、蜂窝织炎、窦道、瘘管、炎性息肉、炎性肉芽肿的概念,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简述炎症的原因。

4.能简述炎症局部的表现及机体整体的表现,体会局部对整体,个人对集体的影响。

5.能概述炎症的分类,比较各类炎症的特点。

6.能结合自身经验述说炎症的临床表现,学会举一反三,推己及人,与患者建立共情,理解患者。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炎症

2.实验(实训)地点: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3423

【教学提示】

1.通过观看炎症时多种炎细胞渗出至炎症局部的视频引出炎症的防御性本质,从多种炎细胞保卫我们机体健康引申到多兵种多行业保卫我们国家安全,培养爱国情怀,致敬国家守卫者。

2.通过分析血常规检查报告单,初步判断炎症性质、致病菌类型,培养学生的细致严谨的临床思维。

3.通过组织学生分享自身曾经历的炎症过程、表现及自身感受,推己及人,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4.通过实训课直接观察各种炎症局部组织器官的改变,加深学生对炎症的认识。

教学单元(四):肿瘤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肿瘤、肿瘤的异型性、癌症、癌、肉瘤、癌前病变、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概念。

2.能简述肿瘤的一般形态特点、组织结构、生长方式、扩散、复发、分级和分期、对机体的影响,学会从现象探究本质,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精神。

3.能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癌与肉瘤的区别,锻炼学生的提炼归纳能力。

4.能概述肿瘤的命名原则、分级和分期原则、分类原则。

5.能说出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6.能归纳常见肿瘤的病理变化,认识肿瘤的危害,敦促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肿瘤

2.实验(实训)地点: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3423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将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上传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了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道: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在我国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中也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对肿瘤的认知、攻克迫在眉睫,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急迫感。

2.利用图片和标本认识肿瘤的形态、结构,罗列出多种肿瘤类型。

3.介绍长期或过度使用手机对人体有害,美国无线技术研究机构公布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手机辐射同人类脑瘤发生率、人类血液微核细胞增长率以及DNA破损率存在一定关系,教育学生少玩手机,多阅读纸质书籍。

4.介绍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关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开展的大量恶性肿瘤心理干预治疗对比实验都呈现出采用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恶性肿瘤病人生存期延长一倍,因此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必须注重对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5.实训课通过分组,各小组汇报所观察肿瘤的形态结构等特点,其余小组指出不足或错误之处,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模块三:病理生理总论

教学单元(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培养细致的临床观察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2.能说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理解细胞内外液的平衡规律。

3.会比较三型脱水的特点,培养提炼辨别分析总结的能力。

4.归纳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特点,引导学生做事要适度,以防过犹不及。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将问题“军训时有同学大量出汗后头晕,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喝水,应该喝什么水?为什么?”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视频和动图演示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离子流动的角度分析高渗、低渗脱水时细胞内外液体流动的规律。

3.结合案例分析讲解低渗、高渗、等渗三者间可相互转换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细心观察、及时正确处理病人病情的重要性,认识到医护人员是与病魔争分夺秒的战士,增强职业认同感。

4.利用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神经肌肉兴奋性及心脏搏动产生不利影响,引导学生做事要懂的平衡,以防过犹不及。

教学单元(二):酸碱平衡紊乱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酸中毒、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

2.能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3.会比较四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区别,注重引导梳理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能初步运用本章内容与临床工作相联系,明白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推及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布置学习任务:了解挥发酸和固定酸的种类及代谢途径,为学习酸碱平衡的调节做铺垫,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酸中毒、碱中毒的原因、代偿调节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四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

4.通过学习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引入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共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教学单元(三):缺氧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缺氧的概念。

2.比较乏氧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缺氧的原因及血氧变化特点,能简述不同类型缺氧的诊疗方法,培养踏实严谨的职业素养。

3.能概述缺氧时机体的变化。

4.能说出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教学提示】

1.通过动图展示氧气在体内循环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找出可能造成机体缺氧的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拓展阅读一氧化碳与缺氧的关系,了解除煤气管道泄漏、通风不良室内火炉取暖有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外,吸烟时吸入的一氧化碳也会导致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每天一包烟,可使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至5%-6%,长期吸烟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劝解学生远离香烟,珍爱生命健康。

3.通过案例法,不同组别学生分析不同案例,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乏氧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缺氧四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及血氧变化特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将氧气比喻为货物,血液循环系统比喻为河流,血红蛋白比喻为小船,组织细胞比喻为货物接收者,乏氧性缺氧就是缺少货物,血液性就是缺少船(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循环性就是河流缺水,组织性就是接收者拒签对四种缺氧类型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5.介绍高压氧治疗的优点,尤其在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时的必要性,但需要注意控制氧压和治疗时间,防止氧中毒,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

教学单元(四):发热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理解发热的概念及原因。

2.能简述发热的发生机制与分期,养成严谨细致的职业精神。

3.能分析出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说出发热的生物学意义,便于与患者更好的沟通,增强患者依从性。

5.能运用发热的病理学知识解决临床相关问题,正确为患者进行保暖或散热处理,切实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教学提示】

1.利用视频展示发热的三个阶段,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身的发热经验,理解总结发热三个阶段的不同,培养学生注重细节、善于发现的良好品质。

2.通过对比三个阶段产热和散热的不同,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

3.引导学生要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针对不同疾病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培养细致务实的职业精神。

4.知识拓展:了解不同热型并与常见疾病相联系,帮学生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

5.通过小儿高热惊厥案例,引入发热的的生物学意义和处理原则,掌握哪些病人必须及时解热,提醒学生同样的病情针对不同的病人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措施,培养灵活应变的临床思维。

教学单元(五):休克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休克的概念。

2.能说出休克的原因和分类,探寻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概述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描述休克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将“微循环的结构与调节”的知识点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循环系统知识并预习休克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利用心脏搏动动画、血管动画视频展示血液循环的过程,以便学生理解休克的概念和原因。

3.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造成休克的原因及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案例模拟针对不同休克时期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处理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爱伤观念,塑造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5.休克发生的共同环节是微循环障碍,可以向学生介绍哈维医生发现血液循环这一概念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感受哈维医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学习这种精神。

6.观看2020年世界献血者日无偿献血宣传片《感谢有你-致敬无偿献血者》,明白无偿献血拯救他人生命,不仅是对社会和他人的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模块四:常见疾病病理

教学单元(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叙述风湿病基本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

2.能叙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机制。

3.能解释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概念,便于临床工作时正确向患者及家属宣教,从而增加患者依从性,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4.能阐述心肌梗死的病变特点及结局,树立同理心,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医者仁爱精神。

5.叙述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变。

6.能列举高血压病的诱因,呼吁健康饮食,油盐适量,预防高血压。

【教学提示】

1.通过心脏模型展示以及动图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心脏的工作的机制和特点,为各种疾病的展开做铺垫。

2.通过“贵州男子开玩笑笑死邻居,赔偿六万”的新闻引入冠心病的讲授,同时通过事例告诫学生开玩笑要适当,避免因玩笑过当引发不必要纠纷。

3.播放“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血流的改变”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学习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培养学生应急处理的能力。

4.科普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的现象,介绍熬夜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劝诫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介绍他汀类药物降脂药,引入“辛伐他汀与伊曲酮康唑合用导致横纹肌溶解致人死亡”案例,告诫学生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关注药物副作用,避免医疗事故,减少患者伤害。

6.引入“老人超市偷拿鸡蛋被阻止后倒地死亡家属索赔超市”的新闻报道,介绍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并发症,同时劝告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7.通过对心血管系统各疾病的学习,总结冠心病、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布置任务让学生向家人朋友宣教,健康生活,治未病,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单元(二):呼吸系统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阐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特点、诊断标准及并发症。

2.能说出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性、结局及并发症,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3.能叙述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4.能概述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能讲解间质性肺炎的病变特点。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呼吸系统疾病

2.实验(实训)地点: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3423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内窥镜下吸烟者的肺”新闻短片上传网络教学平台,教育学生远离香烟,善待生命。

2.以新冠疫情为背景,介绍各类型肺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通过视频展示祖国“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牢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者职责和使命。。

3.通过模拟呼吸运动的视频展示形式,帮助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通过学习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因,了解空气污染损伤我们的肺,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爱护环境的意识。

5.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呼吸操的步骤和视频,鼓励学生学习并向家人朋友宣传,增强心肺功能,助力健康中国政策。

教学单元(三):消化系统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

【内容要求】

1.认识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听科学家马歇尔揭示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的故事,学习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能写出肝硬化的概念,说出肝硬化的病因,懂得健康饮食,远离酒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宣教的意识。

3.能叙述肝硬化的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

4.能解释肝性脑病的概念,叙述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说出诱发因素,培养防大于治的观念。

【教学提示】

1.引用小学课文《小豆子的奇妙旅行》,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为学习消化系统疾病做铺垫。

2.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幽门螺杆菌历险记”,讲述科学家马歇尔为揭示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曾以身试菌,启发学生学习其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

3.利用胃及十二指肠模型,帮助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翻转课堂,让学生分组自行总结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并进行展示,其余小组指出不足或错误之处,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4.由7月28日为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肝炎日”,我国为乙肝大国引出病毒性肝炎的讲授,告诫学生自尊自爱。

5.动画展示肝硬化的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总结病因,从而劝诫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酒精,保护肝脏,引导学生向家人朋友进行宣传,培养学生的健康宣教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

6.引入“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新闻报道,引出手术实施者陈孝平院士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教学单元(四):泌尿系统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叙述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能简述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理论联系实践,培养灵活应用能力。

3.能概述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概念。

4.能简述大红肾和蚤咬肾概念;能说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提示】

1.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为学生学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做铺垫。

2.用启发法、演示法、案例法突破重点,将知识点放到具体疾病案例中,将学生带入具体角色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大家分享,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同理心,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使命感。

3.引入“西安9名尿毒症患者不堪身体和精神的病痛,申请安乐死”事件,教育学生要勇于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切身体会患者的身心痛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以及对生命健康权的尊重。

模块五:器官功能衰竭

教学单元(一):心力衰竭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列举出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能说出心力衰竭的分类、发生机制、代偿及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3.能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养成关爱病人,传递健康的人文素养。

【教学提示】

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将临床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分级上传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初步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帮助理解心力衰竭原因。

3.学生按小组讨论分析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分别汇报,互相补充,教师梳理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应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会判断心力衰竭的类型以及发生心力衰竭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表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5.播放心力衰竭时医护人员的急救视频,让学生学习医护人员干练利落的操作,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职业精神,激励学生苦练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教学单元(二):呼吸衰竭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渗透保护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

2.能概述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3.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能给与患者正确的健康指导,展示耐心、细心、为病人除忧解痛的职业素养。

【教学提示】

1.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呼吸道和肺的结构、气体交换过程,帮助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

2.应用启发法突破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帮助梳理总结,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随堂习题练习及不同案例介绍,强调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单元(三):肝性脑病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诱因。

2.能简述肝性脑病的病因。

3.能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培养沟通交流能力,渗透人文关怀。

【教学提示】

1.利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对肝脏的结构、功能进行复习,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铺垫,有利于知识前后衔接。

2.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不同小组分析不同案例,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树立同理心,培养学生的爱伤意识。

3.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减少诱发因素预防肝性脑病,渗透人文关怀。

4.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肝性脑病的分期及扑翼样震颤的视频,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教学单元(四):肾衰竭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写出肾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2.能简述肾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肾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培养对病人的责任心和爱心,学会关爱病人。

【教学提示】

1.利用图片、动画视频教学资源,对肾脏的结构、功能进行复习,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启发学生自主讨论总结肾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3.通过展示肾衰患者的录像,自主学习肾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并进行总结、分享、评价,锻炼学生的,同时加深对疾病的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4.介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能够挽救不少肾衰竭患者的生命,且该治疗手段已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七、实施建议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借助多媒体,使病理教学融图文声于一体。通过播放视频、动画,可以将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病变、基本病理过程,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如用动画展示血栓的形成过程、栓子的运行途径、炎症渗出的过程,以视频放映形式展示推入家兔体内气体形成空气栓塞等内容,再配合大量典型的病理变化图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讲解、图片。

2.使用启发式“导”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插入典型临床病例、运用比喻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准备适当的课堂检测、病例讨论,鼓励学生们动眼、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包括大体标本、切片标本观察、病例讨论等。通过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4.渗透课程思政,提高素质教学中课程思政内容的渗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将操作规范、质量安全、服务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学业质量评价

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病因病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1.重视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实验课表现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等。

2.在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时,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概念,这样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同时,给学生一种必须认真听课的压力。在采用讨论的教学方式时,给积极发言的学生加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

3.设置课堂检测,评价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4.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作业、实验报告、测验和病例讨论等方式,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编写突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教材的个性特性,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规范意识、标准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政治修养以及职业能力的训练。

3.教材编写应反映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反映康复治疗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吸收临床新知识、新技术,适应临床需要。

4.教材呈现方式应新颖,图文并茂,鼓励各校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学平台,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1.在课程资源方面

(1)依据本课程标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完善网上教学平台资源库建设,同时利用中国大学慕课、智教课程、自制微课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新知识学习。

(2)为方便学生强化理解病因病理学基本理论,可编写配套的《病因病理学学习指导》。

(3)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成性资源,不断积累完善,整理出全套的教学动画及视频,并配置完整的图片库、多媒体课件,上传至学习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库。

2.在学习环境方面

(1)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与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建设实训基地,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

(2)有效利用病理标本室,适时开放病理标本室,学生可观察疾病大体标本、病理模型和病理切片,加深对各种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的认识。

(3)根据课程进度和需要,适时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见习医院,可组织学生到相关医院见习、参观,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八、说明

本标准依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