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与课程建设 >> 课程标准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2021助产专业《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发表时间:2022-03-07   浏览次数: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助产专业《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总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考核类别

72

4

第2学期

考试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在《人体结构》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及调节机制,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刻苦、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学生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养,增强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为后续《健康评估》《内科护理》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理念,遵循以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在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及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职业素养等塑造。

1.依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突出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调节机制、临床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助产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继续教育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助产岗位需求,对接《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护理职业标准(《护士条例》,2020年年修订),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根据助产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以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发生、调节机制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调节及机制。

3.熟悉各系统间功能联系,做到灵活运用。

4.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二)能力目标

1.能用所获的基本知识解释相关的生命活动现象。

2.能用所获的基本理论理解临床疾病的发生机制。

3.能利用所掌握的生理学知识,分析、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

(三)素质目标

1.认识学习人体生理功能的基础、应用和发展价值,快乐主动的学习。

2.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刻苦、严谨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建立质疑,求是、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逐步形成健康和疾病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人体功能和形态、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4.养成注重健康、珍爱生命、关爱病人等良好的职业素质。

5.逐步形成健康与疾病之间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人体功能与形态、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辨证关系,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1. 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模块、项目)名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理实一体化学时

1

模块一:基础知识

8



2

模块二:血液及循环功能

16

6


3

模块三:呼吸功能

6

2


4

模块四:消化与吸收功能

8



5

模块五:泌尿功能

7

2


6

模块六:感觉器官的功能

3

2


7

模块七:调节功能

10

2


合计

58

14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基础知识

教学单元(一):绪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领会本门课的研究内容,能将本课程与临床课程联系,为健康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2.能够举例说出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3.说出生理学、兴奋性、内环境、稳态概念,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反馈调节,养成问题探究能力,树立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理想信念。

【教学提示】

1.采取课堂引导及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

2.利用临床上进行肌肉注射时,为什么要做到“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法理解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突出重点;小组讨论正常人体运动时心跳加快加强等变化的调节方式,突破难点。

3.利用血液报告单提出问题: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剧烈的变化吗?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可变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再次提问:稳态会被破坏吗?通过学生举例稳态及稳态失调的例子,总结出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稳态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单元(二):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树立分类意识,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2.能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细胞跨膜转运方式,能解释物质穿越细胞膜的现象,强化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

3.能举例说明生物电现象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教学提示】

1.利用视频与动图演示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突破重点。

2.通过“顺水行舟”、“逆水行舟”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胞的物质转运的相关知识。

3.通过主动转运的特点,结合武汉疫情,基层志愿者和企业商家放弃休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运输物资,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医学生,启发学生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同舟共济。

教学单元(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能说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为今后心电图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教学提示】

1.利用视频和动图等信息化手段直观展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进而引导学生从离子流动的角度分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突破难点。

2.利用离子在不同时期的流动,引导学生做事要把握“度”,掌握平衡,过犹不及。

3.通过单元测验进行学生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客观反映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模块二:血液及循环功能

教学单元(一):血液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正常血液的组成,养成分类记忆的学习习惯。

2.能描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并利用生理特性解释临床疾病的症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树立人文关怀意识。

3.能说出血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及基本功能,并能看懂简单的血常规化验单,养成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习惯。

4.能描述血液凝固过程,并将这一过程解释临床上出血与止血的原理,提高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5.会做交叉配血实验,能说出常用的抗凝物质和促凝措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能说出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概念及分类,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通过交叉配血实验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学习方式及慎独精神。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血型测定

2.实验(实训)地点:1421实验室

【教学提示】

1.利用视频和动图展示血液组成及血液凝固,利用临床化验单,突破难点,鼓励适龄学生适当献血,奉献爱心,平时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利用临床案例,如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理解成分献血的意义,进而呼吁每个人为社会和他人献血;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小视野走向大格局。

3.利用血型测定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避免交叉感染。

4.通过实验物品、器械的清点查对,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单元(二):心脏血管生理

【学时分配】理论12学时,实践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心率、心动周期、心输出量、窦性心律等基本概念,树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2.能理解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及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制,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3.能说出心室肌动作电位分期及各期离子流动情况;心脏射血过程及机制,树立珍爱生命,关爱病人的理念。

4.能解释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微循环的概念,养成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5.能描述血压的正常值及影响因素,利用临床案例,强化知识运用及健康宣教能力。

6.能了解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养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及临床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心音听诊、血压测定

2.实验(实训)地点:1421实验室

【教学提示】

1.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利用心脏泵血过程动画、血液循环3D动画展示血液循环的过程,加深血液循环理解,为学习其功能夯实基础。

2.在讲授“血液循环”这一内容时,向学生介绍哈维医生发现血液循环这一理念的过程,明白这一发现来之不易的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习哈维医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从现实生活出发,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讲授“心脏泵血功能”一课时,设置下面一系列问题:在长跑比赛中,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坚持到终点,而有的学生不能?和一般人相比,运动员的心率为什么更慢?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与思考,并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从现在开始锻炼,为实现人生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强大的心力。

4.利用网络资源视频、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离子流动机制形象化;讲授“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时,引导学生边学边完成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理解并记忆。

5.通过血压测定实验教学,掌握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同时呼吁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高血压。通过实验物品、器械的清点查对,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通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检测对心脏血管生理掌握情况,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及时反馈。

模块三:呼吸功能

教学单元(一):呼吸功能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呼吸的基本环节,能理解呼吸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描述气体在血液中是如何的运输的,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能分析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4.能解释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的概念及二氧化碳、缺氧、氢离子对呼吸的影响,提高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5.能描述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性反射效应,并结合临床具体疾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呼吸运动的调节

2.实验(实训)地点:1208实验室

【教学提示】

1.引入新冠肺炎的视频讲述呼吸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冠肺炎患者有干咳症状,通过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病毒感染引发咳嗽反射的机制。关于咳嗽的治疗,针对病因是根本。培养学生健康宣教意识,为人类健康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注重医德模范人物比如钟南山院士的学习方法工作事迹深入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应具备的奉献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弘扬崇尚医德医风,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医学生。

4.注重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将肺通气和肺换气的机理充分运用到临床实际中去。

5.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章节测验,并通过教学平台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模块四:消化与吸收功能

教学单元(一):消化功能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消化的概念;胃液、胰液的成份及作用,领悟各知识点与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分析胃不会发生自身消化的原因,了解胃溃疡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养成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的思维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能解释口腔、胃、胰腺及胆囊疾病对消化的影响;解释便秘、排便失禁等症状,领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提示】

1.通过多媒体播放“西瓜子历险记”的消化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临床上为什么一般不轻易切除小肠,即使切除也不能超过50%”解释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最重要部位,突破难点。

3.通过拓展胃粘膜的自身防御机制,使学生了解胃液成分与胃粘膜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通过消化系统疾病与饮食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树立按时进食、科学饮食的意识,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健康宣教,更好地服务临床,保障人类健康。

教学单元(二):吸收功能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养成多学科相互关联和渗透的学习习惯。

2.能描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能了解消化吸收功能的调节方式,领悟不畏挫折、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提示】

1.在讲述吸收功能等知识点时可以引入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2.注重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并加以运用。

3.课后让学生分组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梳理知识点,加深巩固和理解。

模块五:泌尿功能

教学单元(一):尿的生成

【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排泄、肾小球滤过率、肾糖阈概念,及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能够用相应理论初步解释糖尿的形成机制,以及利尿药的作用,强化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提示】

1.利用微视频软件制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师画图引导,学生探究,思维导图梳理巩固等方式突破难点。

3.肾糖阈、尿的生成过程讲解中注重与解剖学知识的联系,注重与临床疾病的联系,利用人体生理功能的相关知识深刻阐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建立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结合糖尿病人案例,理解肾糖阈和渗透性利尿,加深学生对糖尿形成机制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以糖尿病的表现、预防、社区管理为基础,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每个过程都融入护士应该具备精湛技能、医者仁心、关爱患者的育人要素。

教学单元(二):尿生成的调节及排放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排泄及尿液生成的机制,强化生理知识与临床疾病相结合的能力。

2.能说出影响终尿生成因素,养成注重健康,关爱病人的优秀品质。

3.能了解尿液的理化性质及排尿反射,注重理论与临床的结合,养成严谨求实的临床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尿生成的调节功能

2.实验(实训)地点:1208实验室

【教学提示】

1.提出问题“为什么喝水多尿液颜色浅,喝水少尿液颜色深”?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学习尿液生成的调节及排放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动画视频教学资源,掌握尿液重吸收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3.利用临床快速输液、过量饮水、大量出汗时尿液的变化,理解尿液的生成受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调节,突破难点。

4.利用肾脏的自身调节,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与武汉疫情防控相结合,引申到在疫情面前,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全力以赴,急人所急,救人所困,才能战胜疫情,重回美好、安宁的生活。

5.通过对泌尿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模块六:感觉器官的功能

教学单元(一):视器-眼

【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理解明、暗适应现象,注重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及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2.能解释视力、视野的概念,视锥视杆细胞的功能,眼的调节功能及折光异常,针对眼睛的调节,强化健康宣教,树立健康用眼的意识。

3.能了解初步进行视力、视野、色盲、色弱的检测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提示】

1.利用眼结构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展示眼的调节功能,引出科学用眼等健康教育环节,可鼓励同学们课后深入社区普及科学用眼的相关知识,增强职业价值感和自豪感。

2.通过眼的调节功能讲解,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玩手机时间,保护好眼睛,防止较早出现功能受损。

3.利用动画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过程及矫正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用眼的卫生习惯。

教学单元(二):前庭蜗器-耳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前庭器官的功能,能进行色盲、色弱的检查,领悟爱护病人、拯救生命、珍惜生命的精神。

2.能描述声波的传导途径,能够使用前庭器官功能解释晕车现象,强化知识的日常运用。

3.能运用音叉验证声波的传导途径,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瞳孔对光反射、色盲,色弱检查

2.实验(实训)地点:1421实验室

【教学提示】

1.创设情境:首先,通过播放一段经过消音处理的视频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三维仿真技术,呈现了声波从外耳经中耳到内耳,从而引起听觉的整个过程。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想象的抽象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突破难点。

3.通过体验音频、观看动画,直接感知不同音量对听觉细胞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耳机,保护好听神经,防止出现神经性耳聋。

4.在学习骨传导知识点时,利用贝多芬借助骨传导原理重获美妙音乐,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点,突出重点,并培养学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

模块七:调节功能

教学单元(一):神经调节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理解神经元感觉传导通路,养成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说出中枢抑制、小脑的功能、突触抑制,领悟人文关怀精神。

3.能解释突触、牵张反射、肌紧张、腱反射概念;描述突触的传递过程,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理解主要的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胆碱能和肾上腺能纤维,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5.能比较躯体痛和内脏痛的不同特点,能进行人体腱反射检查,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反射弧的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1421实验室

【教学提示】

1.教学中可引入图片、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点并加以巩固,利用思维导图等帮助梳理总结,注重引导探究思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注重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将胆碱能、肾上腺能受体和临床药理学科充分联系。

3课后让学生分组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梳理知识点,加深巩固和理解。

4.结合神经系统相关概念及检查引入临床相关疾病并加以简单介绍,弘扬崇尚医德医风,培养不怕脏,不怕累,勇于担当的医学生。

5.讲述人民英雄张定宇与渐冻症抗争,坚守一线、保卫武汉、保卫人民的壮举。渐冻症患者的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直至瘫痪,最终会在清醒中感受死亡,激励学生为治病救人而努力学习;培养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专业意识,带着责任、思考开始生理学知识的学习。

教学单元(二):体液调节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内分泌与激素的概念,提高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能力。

2.能阐明垂体的分泌功能;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用,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能分析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阐明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4.能列举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临床相关疾病,领悟严谨务实,求真求实的医学精神。

【教学提示】

1.展示“手被火烧引起的疼痛与缩手反射”视频,给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理解人体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突破重点。

2.通过递质知识的学习,分析“冰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冰毒能使人产生欣快感的原因及其危害。结合冰毒的例子,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并分析毒品危害,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并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渗透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

3.通过临床案例胆囊炎患者往往出现右肩胛疼痛,区分内脏痛与牵涉痛,突破难点。

4.创设情境:以体检抽血时能有意识控制肢体的活动及正常情况下尿意袭来时能意识控制为例,引入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同时贯穿张海迪因患脊髓病导致胸部以下肌肉全面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让学生养成珍爱生命、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强烈责任感等。

5.讲授大脑的语言功能时,不仅要介绍语言形成的生理学基础和机制,还要引入语言交流在康复治疗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美好的语言对于病患的恢复有重要的正向作用。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坚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做中学、做中教。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图片展示、视频、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学生首次接触活体实验,教学中应灌输学生珍重生命的观念,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

4.渗透德育教育,提高素质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将操作规范、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学业质量评价

  1.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学业质量要求,结合行业对本专业的要求确定评价要素,体现知识、技能、素质并重。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学习记录、调查报告等。对基本知识的检测,主要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评价;

    4.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的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编写应反映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吸收行业新知识、新技术。

    3.教材呈现方式应新颖,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1.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与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建设实训基地,并配备相应的原辅料与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

    2.有效利用学校及社会图书馆有关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收集教具、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

    3.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可组织学生到校外医院见习、参观,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结合教学进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校外社区课堂和医院课堂,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向社会公众宣传保健知识、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临床见习与实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提升临床技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职业价值感。

    八、说明

本标准依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